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10-01 08:00:04
9月30日,证监会官网显示,核准设立瑞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穗证券(中国))。
这是获批设立的境内第三家日资券商,也是第六家外资独资券商。瑞穗证券(中国)由日本五大综合性券商之一瑞穗证券株式会社出资设立,设立初期拟以债券业务为主,开拓国内债券的销售和交易。
此外,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悉,瑞穗证券(中国)总经理由具有日资券商背景的,大和证券(中国)原总经理耿欣担任。耿欣早年在中粮集团、中信证券等任职,后参与筹建了大和证券(中国),并担任总经理一职约四年。
设立初期以债券业务为突破口
据证监会官网信息,核准设立瑞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瑞穗证券(中国)注册地为北京市,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3亿元,业务范围为证券承销、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限于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
瑞穗证券(中国)是国内第三家日资证券公司,另外两家分别为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和大和证券(中国)。瑞穗证券(中国)由瑞穗证券株式会社100%控股,注册资本为23亿元人民币。
瑞穗证券株式会社属于日本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瑞穗金融集团旗下金融机构。瑞穗证券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891年,原名为山叶证券,后续经历系列合并,拥有数千名员工,并在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开展了证券相关业务,在北京和上海设有代表处。
去年6月19日,瑞穗证券(中国)设立申请材料获证监会受理,9月初,该申请获中国证监会书面反馈。直到今年9月30日,瑞穗证券(中国)正式获准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正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瑞穗证券(中国),设立初期将以债券业务为突破口。去年9月,证监会对瑞穗证券株式会社的书面反馈中曾透露,拟设公司初期以债券业务为主,开拓国内债券的销售和交易;股权方面仅开展承销。
记者注意到,这与日本瑞穗金融集团的优势之一契合。根据瑞穗银行(中国)官方微信号介绍,日本瑞穗金融集团拥有长期积累的扎实的客户基础,通过推进银行、信托、证券一体化战略实现一站式高度化服务,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其中,客户数占日本上市企业比率约70%;银团贷款(日本)组团金额666亿美元,排名第一;DCM(日本)债券承销金额5.7万亿日元,排名第一,(以上数据均为2022年度数据)。
此外,早在设立瑞穗证券(中国)之前,日本穗瑞金融集团已在中国布局,其旗下的瑞穗银行(中国)于2007年6月开业,截至2024年3月末,员工人数为1490人,主营业务为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
总经理已在月初就位
9月30日,证监会在核准瑞穗证券(中国)设立的批复中提到,该公司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完成瑞穗证券(中国)组建工作,足额缴付出资,选举董事,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而在去年9月末,因拟设证券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不具备相关的证券基金业务经验,该公司的设立申请还被证监会问询过高管的胜任能力。
不过,券商中国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瑞穗证券(中国)高管团队已组建完成。其中总经理一职由大和证券(中国)原总经理耿欣出任,并已于9月初正式履新。
耿欣于1993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早年曾在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粮集团工作,积累了17年的企业经营管理背景。后与证券行业结缘,2010年加入中信证券历任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后又于2016 年底加入华菁证券,任董事总经理兼投资银行联席主管;2019 年短暂任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后,后出任大和证券(中国)筹备组负责人。
耿欣负责筹建了大和证券(中国)。该公司于2020底注册设立,并于2021年6月正式展业,耿欣被委任为该公司CEO。大和证券(中国)依托中日两国资本市场,聚焦消费、医疗、高端制造等重点、优势领域,在跨境投融资服务领域发展特色鲜明。
截至2025年7月离任,耿欣在大和证券担任总经理一职已有4年。如今耿欣职业生涯再出发,将带领全新的瑞穗证券(中国)逐浪中国资本市场。证监会在核准批复中提到,瑞穗证券(中国)应当自该批复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瑞穗证券(中国)的工商设立登记工作。
随着瑞穗证券(中国)正式设立,目前境内外资券商已增至12家,其中外商独资证券公司已有6家,分别是摩根大通证券、高盛(中国)证券、渣打证券、法巴证券、瑞银证券、瑞穗证券(中国)。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外资券商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还将持续提升。目前在排队候场等待设立批复的外资/合资券商还有:花旗证券、青岛意才证券、城堡证券。
责编:罗晓霞
排版:杨喻程
校对:杨立林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文章标签: 无
分享到
财经分析评论: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投资者需保持敏锐的市场触觉。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导致各国央行纷纷收紧货币政策,资本流动性受限。在此背景下,股市波动加剧,优质企业的价值投资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关注科技、绿色能源等新兴行业,具备长远增长潜力。同时,合理配置资产、分散风险,才能在动荡中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值。保持冷静,理性投资,才是应对市场挑战的最佳策略。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投资者需保持警惕。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通胀压力仍在,股市波动加剧。建议关注基本面强劲的行业,如新能源和科技,同时分散投资风险,避免盲目追涨。理性分析市场趋势,做好资产配置,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记住,投资不是短期博弈,而是长期的战略选择。保持冷静,才能抓住机会,实现财富增值。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财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决策能力。我们看到,科技股的崛起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同时也需警惕潜在的风险点。合理配置资产、分散投资是降低风险的有效策略。此外,关注政策动态与国际形势,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总结来说,财经分析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对未来趋势的深刻理解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