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股份行,信用卡中心一把手齐落定

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10-02 08:00:04

近日,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三家股份行信用卡中心新舵手集体落定。

9月19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孙兴担任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任职资格的批复;9月26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曹慰担任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任职资格的批复。

另据微信公众号“金融人事”报道,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也由该行首席信贷官金茜兼任变成总行零售金融部总经理旷波拟任。记者随即向广发银行内部证实了此消息。

新舵手们将要面对的基本面

因每家银行披露的信用卡相关指标数据并不全部详实(有部分未披露2025年半年报),在有据可查的2024年末数据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的信用卡透支余额,均处于股份行梯队的中上游水平。

记者查询企业预警通数据,以2024年的透支余额来看,主要股份行的透支余额由高至低分别为:招商银行(9478.43亿元)、中信银行(4878.82亿元)、民生银行(4772.47亿元)、平安银行(4349.97亿元)、广发银行(3928.46亿元),光大银行(3756.89亿元)、兴业银行(3716.56亿元)、浦发银行(3702.23亿元)。

再来分别看三家信用卡中心的最新经营表现。首先是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截至2025年6月末,民生银行信用卡贷款总额为4499.02亿元,较去年末的4772.47亿元有所下降;在该行贷款里的占比由10.72%下降为10.07%;同时,该行信用卡透支4499.02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73.45亿元。但需要注意的是,该行信用卡不良率有所上升,由3.28%上升为3.68%。

上半年,民生银行信用卡电子支付交易规模3117.87亿元,同比下降7.08%;交易笔数7.48亿笔,同比增长10.57%。

其次是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为3948.66亿元,在零售贷款(1.726万亿元)中占比22.88%,在该行整体贷款(3.41万亿元)中占比11.6%,低于个人经营贷、个人消费贷,高于住房按揭,而这一比重实际上较去年末(12.9%)是下降的;不良率为2.3%,较去年末的2.56%下降了0.26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户数4539.08万户,低于2024年12月末的4692.61万户;上半年信用卡总消费金额为9897.71亿元。

广发银行尚未披露2025年半年报。截至2024年末,广发银行共有存量信用卡共计1.23亿张。财报显示,其信用卡透支金额在去年末跌破了4000亿元大关,由2023年末的4248.79亿元下降至3928.46亿元,但在全行贷款占比仍高达18.44%,仍是零售板块中的第一大项,全行重点生息资产。

总结上述三家银行财报表述,共性是都在阐述自身经营表现时强调两个举措:一是加强高质量客户获取,增加新户获取规模。比如说丰富线上消费权益;差异化针对细分客群升级权益或定制活动等;二是推进精细化存客经营,比如嵌入各种社交和互联网场景,鼓励客户用卡消费;开展分期折扣活动,并通过科技和数据持续调优模型,让利客户。

信用卡行业的情况

堪称银行零售板块引擎的信用卡业务,下行压力仍大。

据记者粗略统计有据可查的6家国有大行、8家股份行2025年半年报信用卡业务数据,仅有农行(上升513.48亿元)、工行(上升216.52亿元)、浦发银行(上升76.58亿元)三家银行的信用卡贷余额较去年末上升。

上半年,14家上市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2万亿元,相比年初减少1975.72亿元,下滑2.56%。11家信用卡贷款余额下降的银行中,中国银行(贷款余额5224.99亿元)较年初减少13.88%;平安银行减少9.23%;兴业银行减少8.07%。

另据媒体统计,14家银行中,12家银行公布了信用卡消费金额:上半年合计11.47万亿元,同比下降11.05%,少了1.42万亿元。12家银行信用卡的上半年消费金额均同比下滑,下滑幅度最大的是中国银行、光大银行,降幅超过18%;下滑幅度最小的是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同比下滑在5%左右。

唯一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是招行,上半年实现信用卡交易额2.02万亿元,同比下降8.54%,但其市场份额较上年末提升了0.3个百分点;建行、交行、中信、农行的信用卡交易金额在1万亿元以上。

从全行业数据来看,信用卡交易规模萎缩、持卡户数负增跟当前的消费增速尚未完全相关,信用卡的卡量较2022年最高位的8.07亿张下降超11%,至今连续下滑11个季度。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27亿张;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这一数据跌到了7.21亿张;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这一数据跌到了7.15亿张。

当然,银行信用卡业务不再单纯追求发卡量增长,而是更注重高质量用户价值挖掘与体验升级,早已成为行业共识。

责编:杨喻程

排版:刘珺宇

校对:王朝全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文章标签:

客户对我们的评价

财经分析来自辽宁本溪的网友分享评论: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财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决策能力。我们看到,科技股的崛起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同时也需警惕潜在的风险点。合理配置资产、分散投资是降低风险的有效策略。此外,关注政策动态与国际形势,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总结来说,财经分析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对未来趋势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财经分析来自山西太原的网友分享评论: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财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看到,市场波动频繁,投资者需保持冷静,理性决策。特别是在股市和房地产领域,机会与风险并存。建议大家关注政策动向和行业趋势,合理配置资产,避免盲目跟风。此外,提升自身的财务知识也是应对市场变化的有效方式。只有深入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财经分析来自甘肃兰州的网友分享评论: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者应更加关注市场的基本面和政策动向。尤其是科技与绿色经济的崛起,为传统行业带来了转型机遇。理性分析财报、行业趋势,避免跟风炒作,是实现稳健投资的关键。此外,关注全球经济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不确定性,才能在动荡的市场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总之,理性思考与科学决策是投资成功的基础。

安东环球APP下载
Android & IOS用户
扫码下载APP
开立账户 在线客服 公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