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加码权益投资!年内调研上市公司超2100次

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10-08 04:00:04

伴随近期权益市场表现优异,理财公司含权益资产的产品供给明显增多,银行销售热度也明显升温。

近日,券商中国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理财公司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共有25家理财公司调研多达2122次,其中半导体或通信等科技类、医药或医疗设备、机械制造、新能源等板块的上市公司成为理财公司密集调研的对象。值得一提的是,从调研公司数量上看,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的占比超过50%。

有券商分析师指出,今年上半年理财配置公募基金的规模达到五年内高点,8月以来混合类、“固收+”等含权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显著提升。例如,今年前8个月月均发行的混合类理财产品数量同比增幅多达57%。

密集调研科技、医疗板块

与往年相比,理财公司增配权益资产有了更多实质性举措和新途径。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无论是布局指数化投资,还是参与A股新上市公司网下打新,乃至港股IPO公司基石投资,理财公司身影频现其中。

具体来看,除了今年增加指数化投资、加强权益资产的配置以外,越来越多理财公司通过参与新股网下打新、港股IPO基石投资的方式布局权益资产。此举也成为理财公司提升自身权益投资能力、丰富产品策略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布局权益资产投资,2025年前三个季度,多达25家理财公司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1—9月,宁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等理财公司成为上市公司调研名单中的常客,25家公司合计调研次数达2122次,调研个股数量多达1761只(含不同机构调研同一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被调研个股属于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板块的分别有458只、425只和40只,合计占比超过52%。其中,兴银理财、招银理财、宁银理财和汇华理财颇为关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

以调研次数前三的理财公司来看,其中宁银理财、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堪称“劳模”,分别累计调研次数多达301次、287次和241次,调研个股数分别为224只、221只和191只。

具体来看,宁银理财调研列表中关注度最高的前三只个股分别为中集车辆、瑞迈特、新天绿能,分别为新能源、医疗保健和新能源板块;招银理财调研公司中关注度较高的三家公司分别为普蕊斯、东芯股份和中控技术,分别为医药生物、半导体、智能制造等板块;兴银理财调研公司中受到关注度较高的分别为汇川技术、伟思医疗和东芯股份,分别为工业自动化、医疗保健、半导体等。

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在25家理财公司调研的上市公司名单中,关注度高的公司中,科技板块(包括半导体、软件、通信设备等)占比较高,其次是工业板块(包括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等)和医疗板块(包括医疗设备、医药等)。从上述部分公司可看出,被调研上市公司的硬科技含量明显。

加码权益投资,产品供给增多

实际上,今年前三季度银行理财公司密集调研上市公司的背后,是权益资产布局的明显加码。据中国理财网数据,目前市场上在售和募集中的混合类及权益类理财产品超过300款。随着权益市场逐步回暖,理财公司正以“产品端扩容+投研端深化”的“双管齐下”策略,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据华宝证券研报分析,理财公司加大含权产品布局与上市公司调研,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弥补权益投研短板,夯实选股能力,通过高频深度调研,快速积累行业认知与企业研究经验,构建自主研究体系,减少外部依赖;二是顺应低利率与净值化趋势,提升产品竞争力;三是充分发挥“投贷联动”优势,挖掘产融协同价值。

从产品供给端来看,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今年以来理财公司含权类理财产品(含权益类、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其中,权益类产品达12只,远超去年全年的2只;混合类产品达202只,去年全年为169只。

另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团队近日统计,今年8月以来,混合类、“固收+”等含权理财发行量显著提升,预计随着理财规模的稳步上涨,理财配置权益规模(包括直接配置和通过基金配置)将有稳步抬升,保守测算 2025下半年以及 2026年全年合计有超千亿理财资金增配权益。

该团队数据显示,2025年新发权益类数量略有增加,前8个月月均发行数量同比增幅为19%;新发混合类数量明显增加,前8个月新发月度均值为42只,同比增幅57%;新发固收类数量也有增加,不过增幅较权益类、混合类略低,今年前8个月月均值为2418只,同比增幅7%。

销售端来看,据一家股份行位于华东地区分行主管零售的工作人员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近期该分行含权类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热度较高,例如“固收+”以及混合类理财产品,部分定期存款到期的客户在对比最新收益率预期后,将存款转为了理财产品。

近期多家券商分析师表示,零售端“固收+”和企业理财需求,被视为构成近期银行理财规模扩张的两个“超级赛道”。其中“固收+”类型产品为存款“搬家”提供新路径,在低利率环境下,传统债券资产收益率走低,“固收+”多元配置优势凸显。

排版:汪云鹏

校对:冉燕青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文章标签:

客户对我们的评价

财经分析来自江苏常州的网友分享评论:

财经分析是一门需要敏锐洞察力和深厚知识的学科。当前市场波动频繁,投资者需保持冷静,理性分析数据背后的趋势。无论是股市、房地产还是新兴产业,了解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结合至关重要。同时,关注政策变化和国际形势,能够帮助投资者把握机会。合理配置资产,分散风险,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财经分析不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对未来的预判与把握。

财经分析来自吉林长春的网友分享评论: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投资者需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无论是股票、房地产还是新兴产业,了解行业趋势和政策变化至关重要。以数据为依据,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同时,保持灵活应变的心态,及时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市场波动。未来的机会往往藏在变化中,抓住机遇,才能在财经领域实现财富增值。

财经分析来自辽宁本溪的网友分享评论: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财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决策能力。我们看到,科技股的崛起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同时也需警惕潜在的风险点。合理配置资产、分散投资是降低风险的有效策略。此外,关注政策动态与国际形势,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总结来说,财经分析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对未来趋势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安东环球APP下载
Android & IOS用户
扫码下载APP
开立账户 在线客服 公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