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证资管退出公募牌照申请!

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10-14 04:00:04

继广发资管后,又一券商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根据证监会最新公示,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光证资管”)已从“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名单中移除。

截至目前,共有3家券商及11家券商资管子公司获批公募牌照。在广发资管、光证资管相继退出公募牌照申请后,目前仅有国证资管(原安信资管)、国金资管两家券商资管仍在排队。

光证资管退出公募牌照申请

2022年5月,中国证监会“一参一控一牌”政策正式落地,券商可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公募基金公司以及参、控股公募基金公司的方式来拓展公募业务。

而光证资管的公募牌照申请,正是始于行业政策松绑后的关键节点。公开资料显示,光证资管于2012年5月9日成立,其前身为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是国内上市券商旗下首家资产管理公司。光大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光证资管2024年营收6.75亿元,净利润2.19亿元;截至2024年末,光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规模3114亿元,较该年年初增长3.71%。

2023年6月19日,光证资管正式向证监会递交申请公募牌照的相关材料。同年6月27日,光证资管按照监管要求递交了补正材料。

然而,在这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光证资管的公募牌照申请既未进入正式审查阶段,公司也未收到监管部门的进一步问询。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以来,光证资管旗下多只参公大集合产品已转移给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后者由光大证券持有55%股份。

这是行业的通行做法。今年以来,没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大多选择将旗下存量大集合产品转移至母公司旗下参股或控股的公募基金。比如,中信证券的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变更为华夏基金,中信建投的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变为旗下的中信建投基金,国投证券的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变更为安信基金,国信证券资管的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变更为鹏华基金等。

2025年8月,广发资管率先从公募牌照申请审批名单中退出。近期,证监会公示光证资管从审批名单中移除,正式宣告其历时两年零四个月的公募牌照申请历程终结。

在公司动态上,8月下旬,光证资管原董事长熊国兵因工作职务调整离任;在新任董事长履职前,暂由光证资管总经理乔震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

14家券商或券商资管拥有公募牌照

纵观券商资管行业,随着2022年5月“一参一控一牌”政策的正式落地,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进入了“快车道”。2023年,先后便有招商资管、广发资管、兴证资管、光证资管、国证资管和国金资管等多家券商资管递交了公募牌照申请材料。

其中,招商资管和兴证资管分别于2023年7月、11月拿下牌照。此后,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鲜有进展,仅国证资管在2024年3月进入了第一次反馈意见阶段。

而在广发资管、光证资管相继退出公募牌照申请后,目前仅有国证资管(原安信资管)、国金资管两家券商资管仍在排队申请公募牌照。

截至目前,共有3家券商及11家券商资管子公司获批公募业务资格。

数据来源:华宝证券《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

排版:汪云鹏

校对:高源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文章标签:

客户对我们的评价

财经分析来自河北邯郸的网友分享评论: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财经分析尤显重要。市场波动频繁,投资者需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动态以及企业财报,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同时,风险管理也不可忽视,合理配置资产,避免盲目跟风。长远来看,关注基本面和技术面相结合,才是稳健投资的关键。记住,市场永远充满机会,但也潜藏风险,保持冷静和理性是成功的秘诀。

财经分析来自四川成都的网友分享评论: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需谨慎,关注市场动态至关重要。面对不断变化的政策和国际局势,合理配置资产、分散风险是明智之举。同时,关注科技创新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未来的投资机会将更多地出现在这些领域。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学习新知识,才能在复杂的财经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切忌盲目跟风,理性判断才是成功的关键。

财经分析来自江苏常州的网友分享评论:

财经分析是一门需要敏锐洞察力和深厚知识的学科。当前市场波动频繁,投资者需保持冷静,理性分析数据背后的趋势。无论是股市、房地产还是新兴产业,了解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结合至关重要。同时,关注政策变化和国际形势,能够帮助投资者把握机会。合理配置资产,分散风险,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财经分析不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对未来的预判与把握。

安东环球APP下载
Android & IOS用户
扫码下载APP
开立账户 在线客服 公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