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司法国际论坛在沪举办 推动国内外司法经验共享与规则互鉴

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10-24 02:00:05

10月23日,上海金融法院、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主办金融司法国际论坛,境内外金融实务界、司法界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就“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法治保障”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为维护全球金融市场安全和秩序贡献法治方案。

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部级专职委员胡云腾表示,金融的活力在于流动与创新,而金融的安全与秩序则需要法律的规制与司法的保护。面对跨境金融发展的新情况和新挑战,金融法治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方向,通过加快案例法治建设填补金融新兴业态规则空白,缩小新兴金融实践与传统法律框架之间的适配差距;坚持开放与包容的金融生态模式,深刻认识法律规则是金融全球流动的共同语言,加强不同法域金融司法的务实合作与规则融通对接,推动“国家叙事”与“全球语汇”的双向转换;坚持问题导向,促进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良性互动,为金融审判现代化与国际化贡献中国经验与可行方案。

上海正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金融高水平开放亟需坚实法治保障。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林晓镍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链接和枢纽作用日益明显,对金融法治的需求进一步增长。长期以来,上海法院在保障金融高水平开放、支撑金融改革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接下来将进一步强化制度供给,完善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法治体系,以法律确定性增强金融韧性;优化司法服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法治成为金融开放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国内外司法经验共享与规则互鉴,构建互利共赢的法治“朋友圈”,为全球金融治理体系贡献合力。

上海金融法院院长赵红介绍了上海金融法院保障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司法经验。她表示,上海金融法院高度重视典型案例审理,创新金融审判执行工作机制,打造“智审、智管、智源、数字法庭”四位一体数字法院,建立金融市场案例测试机制等司法保障机制,提高跨境金融争端解决的质量和效率,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规则治理,助力中国金融制度型开放。

当前金融市场发展日新月异,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当前,我国金融开放面临数字金融、跨境交易、金融科技等带来的数据安全、监管协调、投资者保护等新挑战,亟需加强国际司法合作。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王朝辉表示,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加强对新兴领域金融纠纷的调研,协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统筹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让更多中国金融司法经验从“中国实践”变为“国际借鉴”。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文章标签:

客户对我们的评价

财经分析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网友分享评论:

在当今经济环境中,财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波动的背景下,掌握行业趋势和政策变化至关重要。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研究,可以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同时也要谨防风险。在理性投资的基础上,增强对市场的敏感度,才能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学习和思考,才能在财经领域中游刃有余。

财经分析来自浙江嘉兴的网友分享评论: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投资者需保持理性和敏锐的观察力。市场波动加大,选择资产时要注重基本面和风险控制。科技和绿色经济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抓住这些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可能获得可观回报。同时,关注政策变化和国际形势对市场的影响,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不确定性。总之,稳健投资、灵活应变,是实现财富增值的关键。

财经分析来自云南丽江的网友分享评论: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大,投资者需要更加理性分析。短期内,股市可能受到政策和国际形势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优质企业的基本面依然是决定投资价值的关键。建议大家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选择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公司。同时,合理配置资产,分散风险,以应对不确定性。保持冷静,理智决策,才能在复杂的市场中把握机会,实现财富增值。

安东环球APP下载
Android & IOS用户
扫码下载APP
开立账户 在线客服 公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