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10-24 12:00:05
日本通胀率持续高企,央行对加息态度依然非常谨慎。如何看待日本央行的立场?日本央行为何对加息如此谨慎?
10月23日,在2025外滩年会一场圆桌讨论中,面对主持人抛出的这个问题,青山学院大学特聘教授、日本央行原行长白川方明提到,日本央行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量:其一是所谓的核心通胀率仍低于2%;其二是由于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经济与通胀率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这种解释可能有其道理,但我对其论点并不完全认同。”白川方明认为,日本过去三年间通胀率始终高于2%,核心通胀率不可能仍低于2%。在他看来,日本央行当前对货币政策持谨慎态度,主要是担心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负面反应。
他进一步表示:“过去30年间,日本政策利率始终维持在零利率水平。我们无法知晓金融市场各角落,究竟积累了多少风险头寸,所以日本央行对潜在负面反应心存畏惧。”他说,关税引发的额外不确定性,也成为日本货币政策迟缓的理由。
“但无论如何,日元贬值引发通胀,削弱实际潜在收入,这正是消费持续疲软的原因之一,所以我认为日本央行需要逐步调整利率。”白川方明表示。
最新数据显示,日本的通胀率为2.7%,政策利率仅为0.5% ,实际短期利率则深陷负值区间。但随着以倡导货币宽松著称的高市早苗于周二出任日本首相,市场对日本央行加息的预测时点还在推迟。
日本“失去的30年”仍是绕不开的话题。随着日本走出通缩,外界热议日本货币政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每次到中国,(我)总会被问到中国应当从日本经验中汲取什么教训,”白川方明表示,谈及这个话题时大家都会提到货币政策,但过去30年日本增长低迷的根本原因,与所谓“通缩”本身关系不大,“真正的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人口持续下降;第二是日本经济和社会对外部环境变化(尤其是全球化与技术变革)的适应过程。”
他进一步表示,如果看“人均劳动者对应GDP增速”,日本的增速其实高于美国。“但尽管如此,人们仍常说‘通缩是首要问题’。既然把‘通缩’视为关键问题,那么给出的解决方案自然就是‘大量放水’或采取各种‘大规模化宽松’。我给中国朋友的建议是:不要依赖这种类型的建议。”白川方明提示,中国应当回到供给侧去看问题。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文章标签: 无
分享到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财经分析不仅关乎数字,更关乎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洞察。有效的财经评论应结合宏观经济趋势与微观市场行为,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决策。特别是在资源丰富的地区,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民生水平,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关注政策变化、市场需求与全球经济形势,才能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实现财富增长。财经分析不仅是技术,更是对未来的预判与把握。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投资者需保持警惕。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通胀压力仍在,股市波动加剧。建议关注基本面强劲的行业,如新能源和科技,同时分散投资风险,避免盲目追涨。理性分析市场趋势,做好资产配置,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记住,投资不是短期博弈,而是长期的战略选择。保持冷静,才能抓住机会,实现财富增值。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财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市场波动频繁,投资者需要关注宏观经济指标、政策变化及行业动态。合理的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是实现财富增值的关键。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和绿色金融兴起的背景下,抓住新兴行业的机会尤为重要。我们应保持学习的态度,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不确定性,确保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