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涉信用卡不良资产包转让公告已超180条:大额资产包频现,民生银行拟转让超51亿

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11-19 04:00:05

临近年末,银行加快了信用卡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近一个月,银登中心公告密集发布,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纷纷加入转让行列。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银登中信官网数据,11月以来已有17条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公告。今年以来,涉及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公告已经超过180条,大额资产包频现成为市场显著特征。

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活跃

截至11月17日,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银登中心11月发布的涉及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达到17条,而9月和10月,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公告分别为23条和33条,显然,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交易进入活跃期。

从参与主体来看,既有国有行也有股份行和城商行。11月14日,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公告,拟通过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转让总规模高达51.42亿元的个人信用卡不良贷款资产包,该资产包涉及14.78万户借款人,加权平均逾期天数长达1856.28天(约5年),借款人加权平均年龄为42.79岁。根据公告,资产包共涉及14.84万笔资产24.47亿元,对应14.78万户借款人,相当于每户平均欠款约1.65万元。

界面新闻注意到,信用卡不良转让的借款人普遍逾期时间较长,不少借款人的平均逾期天数在1000天以上,也有银行借款人逾期天数不到两年。上海银行在11月12日发布的2025年第1期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项目中,虽未公布具体转让金额,但披露关键数据:借款人14,831户,未偿本金2.35亿元,未偿利息3636万元,本息合计2.72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417天。

一位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表示,不同银行对于不良资产处置的策略不同,大资产包倾向于一次性解决问题,而小资产包则希望以更精准的分类换取相对更高的出让价格。

有金融资产公司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逾期时间是一个重要维度,通常逾期时间越长,回收的难度越大。“不过,总的来说,个贷不良尤其是信用卡不良回收是‘沙里淘金’。信用卡单笔逾期金额普遍很小,且没有抵押,回收难度比较大,难以批量快速清收,一般是根据经验和资产包提供的数据筛选出回收可能性较大的资产进行清收。”

处置难度加大

事实上,银行加速转让不良资产,主要受监管考核压力、财务优化需求以及市场处置渠道日益成熟等多重因素推动。为满足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等监管要求,银行需通过转让不良资产来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同时释放被低效资产占用的资本规模。

前述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从最近两年的经验来看,三四季度是信用卡不良处置的高峰期。银行出于拨备消耗等因素考虑,不希望批量转让的个人不良贷款价格打折太多,但批量收购的个人贷款只能采取清收、重组等手段自行处置,不得再次对外转让,受让方则希望压低价格留出利润空间,导致价格往往需要压得很低才能成交。

比如,平安银行于2025年10月30日完成的涉信用卡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项目,原始债权金额为10.33亿元,最终由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以9300万元受让,折扣率不足一成。

界面新闻注意到,涉及信用卡的不良资产转让,未诉讼占比较高。“这反映了个人不良处置面临的普遍问题,个人贷款金额小、数量多,原则上应该分散到属地的基层法院,但司法资源有限,不可能为了单笔小额诉讼立案,即便是挑选其中金额大的立案,法律诉讼的流程较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前述金融资产公司人士认为,信息不对称也是处置个贷不良资产需要面临的问题,原放贷机构可能存在的信息记录不全、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机构在接手这些资产时,难以获取到完整、准确的借款人信息和贷款详情。这不仅会影响资产包的定价,也会增加后续催收和清收难度。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目前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在内的各类型零售贷款不良率都在上升,零售风险正在暴露当中。其中,近几年信用卡贷款不良率持续上升。不过从斜率来看上升趋势放缓,但从信用卡贷款不良生成率来看,仍处于较高水平。

“近年来,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规模快速增加,参与主体不断扩围,主要是银行在稳定资产质量以提高对实体经济支持的过程中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来看,个人消费贷、信用卡等领域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压力。

娄飞鹏表示,当前不良资产转让市场面临低回收率、处置成本高、市场参与者对风险资产估值分歧大等多重挑战,而突破这些挑战的关键在于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推动处置渠道多元化。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文章标签:

客户对我们的评价

财经分析来自上海浦东的网友分享评论: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者需保持警觉,关注市场波动的背后因素。随着政策调整与国际局势变化,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都面临较大挑战。选择优质资产、分散投资风险是明智之举。同时,关注科技创新与绿色经济的发展,寻找潜在的增长点。理性分析、谨慎决策,才能在动荡中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值。总之,财经领域瞬息万变,唯有不断学习与适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财经分析来自山西大同的网友分享评论:

在当今经济环境中,财经分析不仅是专业人士的专利,普通大众也应积极参与。通过关注市场动态、了解政策变化,普通投资者能更好地把握机会。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上丰富的财经评论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深入研究行业趋势,结合自身实际,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总之,财经分析是每个关注未来的人都应该重视的工具。

财经分析来自山西太原的网友分享评论: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财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看到,市场波动频繁,投资者需保持冷静,理性决策。特别是在股市和房地产领域,机会与风险并存。建议大家关注政策动向和行业趋势,合理配置资产,避免盲目跟风。此外,提升自身的财务知识也是应对市场变化的有效方式。只有深入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安东环球APP下载
Android & IOS用户
扫码下载APP
开立账户 在线客服 公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