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08-22 18:00:03
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取得新进展。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截至8月18日,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券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数量已超4300宗,拟收储用地面积超2.2亿平方米,其中多省市已发或将要发行相应专项债券合计超1500亿元,占拟收储总金额的27%。广东省发行金额377亿元,居首位。
业内人士认为,用于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专项债实际发行仍集中于“自审自发”试点地区,其余省市专项债发行有待提速。若接下来非“自审自发”地区能实现新的突破,预计也将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更好的改善市场供求关系。
各地公示拟用专项债收地金额超5500亿元
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8日,全国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数量超4300宗,总用地面积超2.2亿平方米,总金额超5500亿元。
从不同地区来看,31个省市中有26个省市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情况,其中,广东省公示拟收储总金额近790亿元,位居第一;浙江公示金额超600亿元。
从收储价格来看,与出让时的成交单价相比,约50%的地块拟收储价格与成交单价的比值在0.8—1.0之间,约31%的地块比值在0.9—1.0之间,占比均较此前有所下降,约17%的地块拟收储价格与成交价的比值在0.7—0.8之间。
专项债收地已发行超1500亿元
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截至8月18日,广东、湖南、安徽、山东等7省已发行/即将发行的用于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专项债总金额超1500亿元,占拟收储总金额的27%。
其中,广东省发行377亿元,居首位;湖南省发行5次,合计307亿元,位居第二。各城市中,长沙发行专项债金额超90亿元,位居各城市首位,一二线城市合计发行约320亿元,约占总发行金额的21%。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用于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专项债实际发行规模占比低,仍集中于“自审自发”试点地区,其余省市专项债发行有待提速。2月末以来,各地陆续发行专项债券用于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已发行的地区均为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地区,非“自审自发”试点地区尚未发行相关专项债,发行节奏整体较慢。
“另外,截至8月18日,各地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约2.88万亿元,已发行用于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专项债仅占约5.2%。”陈文静表示,今年我国安排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额度为4.4万亿元,已发行接近70%,若按相同占比计算,后续新增专项债券中用于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金额约800亿元,全年合计约2300亿元。6月13日国常会中明确提出“要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有利于针对性优化相关政策,加速各地推进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若接下来非“自审自发”地区能实现新的突破,预计也将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更好的改善市场供求关系。
校对:彭其华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文章标签: 无
分享到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者需保持冷静和理性。市场波动频繁,切忌盲目跟风。关注行业基本面和政策导向,选择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优质企业尤为重要。同时,分散投资可以降低风险,避免因单一资产波动带来的损失。未来,科技与绿色经济将是重要的投资方向,把握这些趋势,将有助于实现财富增值。总之,明智的决策和耐心的等待是成功的关键。
在当今经济环境中,市场的波动性加大,投资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观察行业趋势和政策导向是关键,尤其是在科技、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理性分析数据,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投资方向,才能在复杂局面中寻找到机会。同时,关注全球经济动态,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潜在风险。财经领域充满挑战,但也蕴藏着无限可能,善于把握者必能迎来丰收。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投资理财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市场波动频繁,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尤为重要。我们要学会分散风险,避免将所有资金集中在单一项目上。同时,保持对市场动态的敏感,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变化。在理财过程中,切记不要盲目跟风,理性分析、深入研究才是实现财富增值的关键。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复杂的财经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