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09-22 12:00:04
近日,债市出现较大波动,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其中,备受关注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重新回到了1.8%上方。与此同时,市场对于中国人民银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再度升温。
向前回溯,在2024年8月份至12月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开展的国债买卖操作累计实现净买入1万亿元,为债券市场流动性调节和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该轮国债买卖操作较好地配合了9月份开始实施的一系列增量政策,对扩大需求、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信心起到了较好效果。”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今年年初,国债市场供不应求状况加剧,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1.6%的历史低位。央行发布公告,决定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表示2025年1月份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连平认为,央行进行国债买卖操作对于金融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调控有着重要意义,该项工具既有调节市场流动性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属性,也具备直接引导国债利率变动、调节市场利率的价格型工具属性。当前,暂停国债买卖操作只是阶段性的,未来如有补充流动性、调控债市及收益率、调节国债供给等相关需要,央行较大概率仍会动用该项工具。目前,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正在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总量型工具之一,在今后宏观调控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财政部9月3日发布的消息显示,为推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去年联合工作组成立以来部、行协同配合取得的成效,并就金融市场运行、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和完善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时,会议表示,下一步,要继续积极发挥部、行联合工作组机制作用,深化合作,加强协同,持续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共同保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更好落地见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重提“央行国债买卖操作”,也引发了市场关注。
“央行重启买卖国债的概率正在提高,年内央行公告重启买卖国债或值得期待。”浙商证券研究所发布研报称,本轮利率若要重新打开下行通道,需要更明确的触发剂,央行重启买卖国债的预期升温或将引导长端利率下行。在本轮央行买卖国债操作设立之初,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就有常态化的意味。在债券市场利率从快速下行转向区间震荡的演绎后,理论上当下市场环境对于央行重启买卖国债操作较为友好。2025年年初,或出于利率下行过快的考量,央行暂停买卖国债操作,而当下利率平稳运行区间震荡的情况已经为央行恢复常态化操作奠定了市场基础。
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长债利率快速上行风险,央行宏观审慎监管下可能会有一定呵护,或加大流动性投放、或重启国债买卖、或引导金融市场利率下行,政策决策的关键可能在于长债利率的上行速度。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文章标签: 无
分享到
近年来,财经领域的动态频繁,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从股市的波动到物价的涨跌,经济走势始终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应关注政策变化,了解市场趋势,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同时,理性消费、科学理财是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只有提升自身的财经素养,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规避风险。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财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透视市场动态、把握投资机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风险。尤其是在不确定性加大的环境中,理性分析、科学决策显得尤为关键。无论是股市波动还是政策调整,及时获取信息并进行深度解读,能够让我们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找到方向。个人理财也应关注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以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总之,财经分析是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重要工具。
财经分析:市场波动暗藏机遇
近期市场波动频繁,很多投资者感到不安。然而,正是在这种动荡中,蕴藏着潜在的投资机会。关注基本面和政策导向,能帮助我们把握优质资产的低价入场时机。短期波动不应影响我们的长期投资策略,要理性评估风险与收益。同时,分散投资和灵活调整组合也能有效应对市场变化。总之,保持冷静、深入分析,才能在复杂的财经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