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09-25 20:00:03
随着权益市场逐步回暖,银行理财子公司正以“产品端扩容+投研端深化”的“双管齐下”策略,积极把握市场机遇。记者了解到,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一方面加大含权类理财产品发行力度,另一方面提升对上市公司的调研频次与深度。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深入调研,银行理财子公司能更好地识别有潜力的行业和个股。展望四季度,A股市场有望延续积极表现,银行理财子公司或加大力度布局权益市场。
受低利率环境影响,传统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持续承压,投资者对含权类产品需求显著上升。随着权益市场回暖,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快含权类产品的申报与发行节奏。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含权类理财产品(含权益类、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其中,权益类产品达12只,远超去年全年的2只;混合类产品达202只,去年全年为169只。
在理财资金加速流入权益市场的背景下,为提升资金配置效率、控制投资风险,银行理财子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调研力度进一步升级,重点聚焦新能源、科技、消费、医药等行业。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三季度以来已有2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上市公司调研,总调研次数达601次。其中,宁银理财调研最为积极,累计调研84次;招银理财、杭银理财、汇华理财紧随其后,调研次数均超60次。从个股分布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对创业板和科创板个股的关注度更高。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含权类理财产品扩容与上市公司调研积极性提升之间存在联动:含权产品发行规模扩大,会催生对上市公司调研的需求;调研深度与广度的提升,又能为含权产品筛选高质量投资标的提供核心支撑。
高政扬进一步介绍,理财资金借助调研可更精准地挖掘优质估值标的,既能优化资金配置效率、提升整体投资收益,又能增强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进而助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形成收益提升、资金集聚的正向反馈。以调研数据为支撑的动态调仓策略,能够催生出更多复合型理财产品,有效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资产配置需求,进一步丰富银行理财的产品矩阵。
明明表示,对于资本市场来说,理财资金作为重要的中长期资金,其加大权益配置力度,能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和稳定性,支持优质企业融资发展;对银行理财子公司来说,布局含权类产品以及积极调研,有利于理财子公司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投研水平,推动其从传统的固收产品为主向多资产、多策略产品的现代化资产管理机构转型;对投资者来说,可在可控风险下,通过含权产品分享经济增长与企业成长红利。
展望四季度,高政扬认为,权益市场有望延续稳步向上趋势,核心支撑有三方面:一是我国宏观经济稳步复苏,A股上市公司业绩有望改善,企业盈利预期增强;二是市场流动性宽松,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对权益资产的配置需求持续释放;三是政策端加大资本市场支持力度,完善机制、优化生态,提振投资者信心。
此外,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明确表示,看好未来权益市场走势,将持续积极布局。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文章标签: 无
分享到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财经分析尤显重要。市场波动频繁,投资者需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动态以及企业财报,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同时,风险管理也不可忽视,合理配置资产,避免盲目跟风。长远来看,关注基本面和技术面相结合,才是稳健投资的关键。记住,市场永远充满机会,但也潜藏风险,保持冷静和理性是成功的秘诀。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市场波动频繁,短期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建议大家关注基本面,选择那些具备稳健增长潜力的行业和企业。同时,分散投资可以有效降低风险,避免因单一投资失利带来的巨大损失。长期来看,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未来依然会有许多机会值得把握。保持耐心和理性,才是稳健投资的关键。
在当前经济环境中,财经分析无疑成为了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随着市场波动加剧,理性投资显得尤为重要。分析数据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市场趋势,还能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尤其是在股市和房地产领域,懂得如何解读财报和政策动向,将使投资者在复杂的经济局势中占得先机。此外,关注全球经济动态和行业发展同样不可忽视,唯有全面分析,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保持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