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本站
发布日期:2025-09-27 04:00:03
最近,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风吹到了城商行。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9月以来,青岛银行、苏州银行、齐鲁银行等10家机构纷纷布局科创债,合计发行总额达到129亿元,城商行成为发行主力军。与此同时,市场认购热情高涨,有的债券认购倍数高达2.87倍,实现超额增发。
专家指出,科创债一级市场具备配置价值,核心逻辑在于政策强力支持下的规模快速扩张、高评级发债主体主导的信用安全性,以及相对利率债的票面优势。中小银行发行科创债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也有利于精准支持区域市场。
科创债获踊跃认购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同花顺iFinD数据发现,截至9月25日,月内已有10家银行发行了129亿元的科创债,发行主体大多为城商行。整体来看,10只科创债发行期限均为5年,票面利率在1.84%至2.03%之间。
9月24日晚间,青岛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并已于9月23日发行完毕。据悉,该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0亿元,品种为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为1.87%。
青岛银行同时称,该期债券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主管部门的批准,通过贷款、债券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记者注意到,也有机构设置了超额增发权,并最终顶格发行科创债。9月23日,重庆三峡银行公告了该行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第一期)发行结果,该期债券基本发行规模为人民币20亿元,票面利率为1.95%。
三峡银行公告还指出,若实际全场申购倍数(全场申购量/基本发行规模)α≥1.4,发行人有权选择行使超额增发权,增加发行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最终,该只科创债实际认购倍数为2.87倍,发行总额达到25亿元。
“科创债一级市场具备配置价值,核心逻辑在于政策强力支持下的规模快速扩张、高评级发债主体主导的信用安全性,以及相对利率债的票面优势。”国金证券首席资产配置官尹睿哲直言,“当前市场以AAA级央国企为主力发行方,且政策推动下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参与度提升,叠加科创债ETF等产品上市带来的流动性改善,为投资者提供了兼具政策红利与信用安全的配置标的。今年5月下旬起,科创债获得市场踊跃认购,配置热度持续领先非科创信用债。”
精准支持区域市场
自5月7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来,金融机构积极抢滩科创债发行,银行发行科创债规模不断增加。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商业银行已发行了52只科创债,发行金额累计高达2615亿元人民币。
记者发现,多家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中,也出现了与科创债发行有关的表述。例如,青农商行中报里提到,报告期内,该行成功发行全国农商银行首单、山东省地方法人银行首笔科创债券,成功完成全国首单上清所托管科创债券质押再贷款交易。再如,重庆银行半年报中称,该行聚焦科技金融,发行西部地区首笔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30亿元,将全部用于科技领域业务。
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平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石烁指出,当前科创债利率显著低于同业存单等传统主动负债工具。发行科创债既有助于中小银行降低融资成本,也能改善负债久期结构,减少短期资金依赖,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此外,中小银行扎根市域、县域金融市场,能够将低利率、长周期的资金精准支持企业的科创项目,贷款方案也更灵活、更接地气,从而提升科创资金使用效率。
“高成长、高风险、轻资产”是科创企业普遍具有的特点,因而其债券的信用风险定价远比传统债券复杂。石烁建议,中小银行应尽快建立一套适应科创企业的信用评估模型和估值方法,并维持好科创债发行和信贷投放的动态平衡关系,保持资本充足率稳定。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文章标签: 无
分享到
财经分析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投资者需要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以做出明智的决策。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剖析,我们能发现潜在的机会与风险。尤其是在数字经济和新兴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掌握财经知识不仅是投资的基础,更是个人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未来,财经分析将继续引领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实现财富的有效增值。
在当前经济环境中,财经分析无疑成为了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随着市场波动加剧,理性投资显得尤为重要。分析数据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市场趋势,还能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尤其是在股市和房地产领域,懂得如何解读财报和政策动向,将使投资者在复杂的经济局势中占得先机。此外,关注全球经济动态和行业发展同样不可忽视,唯有全面分析,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保持稳健。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者需保持冷静与理性。市场波动虽大,但机会与风险并存。建议关注优质企业的基本面,长期投资才是稳健之道。同时,科技与绿色经济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相关领域的投资潜力不容小觑。切忌盲目跟风,保持独立思考,合理配置资产,才能在复杂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